Ai快讯 2025年,受新能源快速发展和地缘政治因素影响,矿产资源市场走强。以工业污水处理为主业的倍杰特(300774.SZ)抛出跨界收购计划,切入矿产资源综合开发领域。
近日,倍杰特公告披露,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倍杰特(北京)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,以自有或自筹资金2.25亿元收购文山州大豪矿业开发有限公司55%股权。同时,为大豪矿业提供1.05亿元借款用于债务清偿。
大豪矿业主营业务为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,登记持有且尚在有效期的矿业权有9宗,包括2宗采矿权及7宗探矿权,矿产资源集中在云南省西畴县,主要矿种有锑、铅、锌、铜。不过,该矿山尚未完成建设,2025年前7个月营收为0。
倍杰特主营业务长期聚焦工业水处理及高盐废水综合利用领域。2024年年报显示,业务集中在工业污水处理行业,收入占比100%。
中国环保行业在多年政策驱动与规模扩张后,进入全新发展阶段,呈现内在重构特征,市场端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向精细化管理和运营过渡。受此影响,碧水源(300070.SZ)、首创环保(600008.SH)、倍杰特等公司净利润出现不同程度下滑。首创环保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55.96%,碧水源同比下滑85.44%,倍杰特“增收不增利”。
在此背景下,碧水源通过自主开发的“吸附+膜”耦合提锂技术进入盐湖提锂赛道,已在西藏、青海等地落地项目。倍杰特曾在盐湖提锂领域布局,2024年实现相关收入2.42亿元,此次收购直接涉足金属矿山开发尚属首次。
2025年,以锑、钨为代表的战略小金属价格大幅攀升。锑锭价格年内涨幅一度超180%,钨制品价格全线涨幅超120%,最高涨幅超140%,11月下旬黑钨精矿报价达32.80万元/标吨。非矿企业纷纷跨界入局。
倍杰特表示,本次收购属于上下游产业链并购,旨在向上游延伸,锁定关键原材料、控制成本,提升产业链效率和抗风险能力。其在市政及工业废水资源化领域深耕的同时,切入矿产资源综合开发领域,拓展盐湖、锂矿、铜矿矿产资源综合开发,打造第二增长曲线。基于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利用领域的技术和项目积累,完成含锑废水和污泥中金属锑回收工艺技术验证,此次交易是向上游锁定关键原材料供应、实现全链条产业化应用的战略延伸。
财务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7月底,大豪矿业总资产1.55亿元,总负债1.87亿元,前7个月营业收入0元,净利润亏损1285.56万元。除2.25亿元股权收购款,倍杰特还需提供1.05亿元借款,其余8607.66万元债务由原股东汤玮承接。
倍杰特自身经营也面临压力。2025年前三季度,实现营业收入7.28亿元,同比增长11.42%;净利润1.06亿元,同比下滑31.40%;经营活动现金流为 -4488.07万元,货币资金余额1.42亿元,同比下滑62.29%。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3.09亿元,不能完全覆盖收购及借款所需的3.3亿元资金总额。
水处理行业特性使倍杰特应收账款规模较高。截至2025年9月底,应收账款达7.49亿元,占总资产的29.54%;资产负债率为36.17%,短期负债为6775.03万元,同比增长347.79%。
倍杰特积极调整产业布局,寻求新增长动力。表示将依托技术优势,拓展轻资产与智慧化运营,加快海外市场及盐湖提锂等矿产资源综合开发。2025年前9个月,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42.03%,主要因西藏盐湖提锂研发基地投入。矿业开发投资周期长、专业门槛高、资金需求大,倍杰特能否凭借大豪矿业打造第二增长曲线,有待时间与市场检验。
(AI撰文,仅供参考)
重要提示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。 本文著作权,归乐居财经所有。未经允许,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;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,请注明来源。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@leju.com,或点击【联系客服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