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凯利补披4655万关联交易,毛利率问题待解

原创 <{$news["createtime"]|date_format:"%Y-%m-%d %H:%M"}>  乐居财经 6864阅读 2025-11-29 05:40

Ai快讯 11月27日,经过1个月的整改,骨科高值耗材上市公司ST凯利(300326.SZ)披露专项整改报告。2020年至2024年,其与关联方上海正佰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发生4655万元关联交易。上海正佰芮由ST凯利时任总经理王正民配偶的妹妹郑雯控制。2024年及之前,ST凯利未对上述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进行信息披露。

ST凯利既向上海正佰芮销售商品,也从上海正佰芮采购商品,且销售和采购的商品相同。对于年审会计师关注的关联交易毛利率异常问题,整改报告未给出解释。

11月21日,ST凯利披露另一起关联交易,拟以476.55万元收购关联方动之医学技术(上海)有限公司部分股权,并增资2000万元。交易完成后,ST凯利将持有动之医学约50.9%的股权。

今年10月28日,上海证监局对ST凯利及其3名时任高管下发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。原因是ST凯利未在2021年至2023年定期报告及临时公告中,披露上海正佰芮为关联方以及双方关联交易情况。上海证监局认为该行为违反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》相关规定,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,并责令ST凯利1个月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。

11月27日公布的整改报告显示,未披露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的时间还包括2020年。2020年 - 2024年,前任董事、总经理王正民未上报其关联自然人郑雯的信息。郑雯持有上海正佰芮100%股权并担任法定代表人,上海正佰芮与ST凯利构成关联关系。因王正民未上报,ST凯利未在2020年至2023年定期报告及临时公告中披露相关信息,仅在2024年年报中披露交易金额477.42万元。

2020年 - 2024年,ST凯利(及其控股子公司)向上海正佰芮销售骨水泥及其他椎体微创产品,交易金额分别为45.29万元、431.44万元、2671.22万元、572.9万元和477.42万元,合计约4198.28万元。另外,2021年和2022年,ST凯利(及其控股子公司)从上海正佰芮采购相同商品,交易金额合计457.12万元。ST凯利未解释向关联方同时采购和销售相同商品的原因。

上海正佰芮注册成立于2020年5月,已于2025年8月被注销,与ST凯利的关联交易时间和其存续时间基本对应。针对信息披露问题,ST凯利列举8条已采取或拟采取的具体措施,表示将加强相关人员法律法规学习,提升规范运作能力。

今年4月,ST凯利2024年财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,涉及部分权益工具投资期末公允价值、关联方清单及关联方交易披露完整性、合理性、必要性及公允性问题。审计报告称,2022年ST凯利向上海正佰芮销售商品金额2671.22万元且毛利率异常,取得部分财务资料,但未能获取关联交易合理性、必要性和公允性足够证据,也无法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。

今年5月起,ST凯利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,股票简称由“凯利泰”变更为“ST凯利”。

动之医学成立于2018年,从事再生诱导系列产品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产品处于研发阶段未获批上市,多个报告期营收为0。此次关联交易前,ST凯利已持有动之医学37.9528%的股权。此次交易股权转让款476.55万元,获4.7655%股权,增资款2000万元,关联交易金额合计2476.55万元,持股比例提升至50.9014%。

据估值报告,动之医学股东全部权益在2025年6月30日市场价值为1.2亿元。根据增资款和新增股权比例计算,最新估值约2.444亿元。此次关联交易股权转让方为ST凯利原董事长袁征和上海立赛管理咨询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,ST凯利原总经理兼董事王正民及其弟弟为立赛管理有限合伙人。

自成立以来,ST凯利多次向动之医学注资。2019年和2021年分别增资1800万元和1200万元,2023年4月增资180.9988万元,11月增资2000万元,当时投前估值1.525亿元。截至2023年9月30日,动之医学净资产1074万元,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2.6万元,净利润 - 1426.17万元。

最新财务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6月30日,动之医学净资产654.45万元。2024年全年和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均为0,净利润分别为 - 1439.51万元和 - 559.32万元。

ST凯利称此次交易符合战略发展规划,动之医学生物补片产品完成上市前临床试验,即将取证,可补充产品线,优化产业布局,增加盈利增长点。

ST凯利主要产品包括脊柱微创类、骨科创伤类植入器械产品等。受脊柱类骨科耗材集采政策影响,2024年主要产品毛利率下降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- 1亿元。2025年前三季度,业绩反转,营业收入7.88亿元,同比增长5.03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.71亿元,同比增长27.09%。

(AI撰文,仅供参考)

重要提示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。 本文著作权,归乐居财经所有。未经允许,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;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,请注明来源。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@leju.com,或点击【联系客服

网友评论